德克士改名“金莱佳”,比西贝改“贾国龙”还失败?

在 2025 年的餐饮市场变革中,“改名潮” 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。众多知名品牌纷纷踏上改名之路,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。比如西贝莜面村改名贾国龙风味美食,海底捞旗下的 “十八汆” 更名为 “嗨捞小面”,而德克士部分门店改名金莱佳。然而,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,德克士的这一改名决策似乎陷入了困境,被不少人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尝试。

德克士改名,消费者一头雾水

德克士改名金莱佳,这一消息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十分突然。在厦门中闽百汇,原本的德克士门店招牌悄然换成了金莱佳,店内装修几乎未变,手枪腿等经典产品的味道依旧,甚至连黑胡椒小料都和德克士时期一样。这种 “换汤不换药” 的改名方式,让消费者感到困惑。

不少人在看到金莱佳时,第一反应是又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,当发现其与德克士的关联后,更多的是不解。毕竟德克士在市场上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,突然改名,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,这无疑是对品牌原有认知度的一种冲击。

德克士在改名过程中,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和市场预热。相比之下,西贝改名贾国龙风味美食时,虽然同样遭受争议,但通过创始人贾国龙的一系列发声,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。

而德克士改名金莱佳,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进行,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活动,也没有向消费者解释改名的原因和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。这使得金莱佳在市场上的认知度极低,很多消费者路过改名后的门店,都不知道这是德克士的新品牌,更谈不上对其产生兴趣。

品牌定位模糊,德克士迷失方向?

德克士的品牌定位一直以来都较为模糊。自 1996 年被顶新集团收购后,德克士试图在一二线城市与肯德基、麦当劳竞争,但经营状况不佳,1999 年亏损严重。

随后转战二三线城市及下沉市场,凭借低价策略和先发优势,曾在下沉市场取得一定成绩,成为中国第三大西式快餐品牌。然而,随着市场的发展,肯德基、麦当劳等品牌也开始下沉,同时本土品牌如塔斯汀等以 “中国汉堡” 等差异化概念崛起,德克士逐渐陷入 “上不去下不来” 的尴尬境地。

在产品方面,德克士虽然有手枪腿等经典产品,但在新品研发和产品创新上,表现并不突出。近期推出的一些新品,未能切实解决味道和价格问题,只是凭借奇葩新品带来短暂热度,却耗费了品牌声誉。

此外,德克士的优惠活动也常常被消费者诟病,小程序里的满减券永远 “差一块钱达标”,买一送一的汉堡永远 “仅限指定款”,这种 “套路感” 十足的营销方式,让消费者感到不满。在品牌形象塑造上,德克士没有明确的定位,既想走高端路线,又想兼顾性价比,结果两边都没有做好,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的认知十分模糊。

改名难挽颓势,德克士路在何方?

德克士改名金莱佳,本意或许是想通过品牌重塑来扭转市场颓势,寻找新的发展机遇。然而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这一改名决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相反,由于品牌认知度的降低和市场推广的不足,金莱佳在市场上的发展举步维艰。

德克士若想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重新崛起,首先需要明确品牌定位。是继续深耕下沉市场,突出性价比和本土化特色,还是重新进军一二线城市,打造差异化的高端品牌形象,这是德克士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其次,德克士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,提升产品质量和口感,推出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。

同时,优化营销活动,摒弃套路化的优惠方式,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此外,在品牌传播方面,德克士需要加大投入,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,让消费者重新认识和接受品牌,无论是德克士还是金莱佳,都需要在市场上建立起清晰的品牌形象。

德克士改名金莱佳目前看来是一次失败的尝试,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克士没有机会。只要能够找准品牌定位,做好产品和服务,加强品牌传播,德克士仍有可能在餐饮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,实现品牌的复兴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首晒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oushai.com/p/1547

喜欢 (0)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猜你喜欢